发布日期:2025-04-15 07:27 点击次数:84
民政专干入户走访,了解困难群众需求。
文/图 孟思静 刘 芳
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禾川镇秀水社区居民李凡(化名)患有肢体功能障碍,叠加刑释人员、离异家庭等因素,长期就业困难,生活陷入困境。他还独自抚养年幼的女儿,每月家庭支出超2000元。民政专干通过入户摸排发现李凡家的情况后,迅速启动救助程序:一方面开通绿色通道帮其代办低保申请,另一方面联合就业部门实施就业援助,量身定制职业适配方案。经多方协调,李凡成功入职当地企业从事仓储管理工作,月收入稳定在3000元左右。经济状况改善后,李凡的家庭生活质量显著提升,女儿的教育经费也有了保障。李凡逐渐走出生活阴霾,成为社区志愿服务的积极分子。
展开剩余53%泰和县北坑村的肖新(化名)也是吉安市政企联动帮扶的受益者。肖新自幼左手残疾,丧失部分劳动能力,生活十分困难。此前依靠村里每月400元的公益性岗位收入和每月435元的低保金维持基本生活。民政专干在村里宣传政策时,了解到肖新的困境,现场联动就业服务专员启动帮扶程序。目前,肖新在县城一家福利企业工作,每月工资约1500元,一年增收近2万元,企业还为他购买了养老保险。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,肖新对未来充满希望。
李凡和肖新的故事,是吉安市多举措开展社会救助的缩影,生动展现了社会救助政策与就业帮扶协同发力的显著成效。
近年来,吉安市民政局以“扩围增效”为目标,以部门联动为抓手,实现低收入人口救助模式从“输血”式救助转为“造血”式帮扶,救助成效从保基本向防风险、促发展转变。依托江西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平台,瞄准在库低收入人口,实时在线分析困难家庭致困因素。根据预警信息,统筹乡镇、村居干部、社工、网格员等力量开展摸底调查,及时、主动发现困难群众,由乡镇(街道)“一门受理、协同办理”窗口,将困难群众差异化需求推送至相关部门进行专项救助帮扶。2024年以来,吉安市民政局通过联动就业部门,为求职者与企业搭建对接平台,举办各类现场招聘会和专项活动794场,服务40.96万人次;常态化落实就业帮扶,实施“131就业援助服务”,即对有就业意愿的困难群众提供至少1次职业指导、3次岗位推介、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,全面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;开发公益性岗位899个,全力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就业。
来源:中国社会报
发布于:北京市 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